TUhjnbcbe - 2020/10/22 3:58:00
年是中储粮成立20周年,经过20年改革发展,中储粮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已经发展成为服务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主力*”,维护粮食市场的“稳定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中坚力量,,我们在为国储粮,管住管好”大国粮仓”,成为可信赖的”压舱石”。“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我们肩负责任和使命。娄底直属库双峰分库作为中储粮大家庭中的一分子,一路走来,见证了中储粮的发展历程。双峰分库位于双峰县西部青树坪镇,始建于年,年9月,正式挂牌成立湖南双峰国家粮食储备库,年11月取得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业务隶属于湘潭直属库管理,年10月因属地原因,成为新化中心库的分库,年7月,湖南分公司与双峰县人民*府正式签署了关于《湖南双峰国家粮食储备库划转上收为中央储备粮新化直属库双峰分库交接协议》,粮库正式成为中央储备粮直属企业。经过二次扩建和年的拆旧仓建新仓,双峰分库已逐步发展成为功能齐全,设备设施完善,管理规范的现代化智能粮库。以下为相同的地点、相同的视角,不同时期拍摄的几组图片,让你真切感受粮库的变化。西库区的仓廒是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建设的,防潮、隔热、密闭性能差。你可还记得,到雨水多的季节,记住仓内漏雨位置,待雨一停,胆子大点的保管员就会被指派到仓顶去检盖屋面,小心翼翼并战战兢兢的,现在想起来都还后怕。到夏季气温高的时候,仓内温度比外面要高好几度,进仓检查粮情,一会儿的功夫,衣服就会湿透。那个时候,薰蒸杀虫使用的是“埋雷”、“打探管”的常规方法,即使是力气大的保管员,遇上粮堆紧实的仓廒,一次只能将钢制探管打进粮堆一半,再用力摇几下,然后使出浑身力气才能将探管打进粮堆。戴着防*面具熏蒸一个仓要个把小时,一个仓下来,防*面具里积满了汗水,人近乎虚脱,那感觉你不去体验是无法体会的。要分辨出这是曾经的哪,对大多数人来讲有些难了,但如果你曾经在仓储保管摸爬滚打过,想必你应该能看出这西库区第5栋和6栋之间的弄子,北库第六栋仓仓容条件差,最闹心的是一到下雨天,大雨大漏,小雨小漏,一个廒几十处漏雨算是家常便饭,不知你还记得不?有保管员因没能把全部的漏雨都接好,急得直哭。遇上刮风落雨,哪怕是电闪雷鸣,就算是晚上也得到仓里去接漏。从图片可以清晰的看出当时的仓间地坪、道路的情形,一到粮食出库的月份,地坪哪能承受载重量越来越大的装粮车辆轧压,到处“千疮百孔”,散落的粮食只得一点点从砂石中捡拾,保管员还得拿铁锹用土和小石子填好汽车留下的深辙。那个时候没有自来水,用单位的水井里的井水供生产生活使用,水塔就在水井旁,位置低,储水量不大,遇上干旱季节,一到晚上,围墙外的农户会悄悄的到水井里抽水抗旱,用不上水是经常性的事。那时,交通没有现在这么方便,住库里的人多,每到夏天,年青的都喜欢趁天黑后,到水塔边的唯一一个水龙头下排队洗澡。站在这里可以看到西库区的全部7栋仓,年拆旧仓建新仓,保留了第6栋和第7栋,其余5栋仓拆除后重建了4栋高大平房仓,仓储功能得以大幅提升,库容库貌明显改观。粮库的办公综合楼是年11月投资万新建的,办公楼后面有一块面积不小的空坪,图片记录的是陈继志主任带领我们开荒种菜,每当有领导来库里检查指导工作,我们就用自己栽种的无污染的蔬菜来款待,可不是,客人们常常是津津乐道的。现在这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俨然已成为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年的“五个做实”,年的“标准仓”、“规范库”创建,再到年的“6S管理”,仓储工作摆上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两个确保”基础一步步夯实了。从PET-5压盖,空调控温、绿色环保储粮新技术的应用,到智能化粮食建设,实现了仓储信息化,管理智能化,运营高效化。保管员感受最深的是空调控温储粮,进仓检测粮情比以前舒适多了,冬暖夏凉,仓内“桑拿”只能在记忆里去回味了,表层粮食*变率明显低了,粮食保质保鲜了。“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幸福和美好从来不会自己出现,成功属于勇毅而笃行的人。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娄底直属库*委周围,在分库管理当局的具体领导下,以爬坡过坎的韧劲,迎难而上,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双峰分库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回忆,或平淡,或美好,或无奈谨以此文纪念曾和我们一同艰辛奋斗过,为粮库的发展,为中储粮事业作出过不可或缺的贡献,已永远离我们而去的赵勇同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