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30年风雨抗癌路专家共话湘潭市肿瘤医院跨
TUhjnbcbe - 2025/5/28 21:48:00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汤江峰刘琼通讯员段斌摄影殷成)前不久,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发布“医院竞争力”排行榜,对全国医院综合实力作出权威发布,医院肿瘤专科以“医院”的名称,医院80强第57位,名列湖南省第二位!

借改革开放的春风,仅用30年时光,医院肿瘤专科就享有如此殊荣,是几代抗癌人不懈努力的结晶。30年来,他们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筚路蓝缕,玉汝于成。先后荣膺“湘潭市重点专科”、“湘潭市重点学科”、“医院重点专科”、“全国早期胃癌筛查应用研究中心”,共诊疗肿瘤患者10余万人次。

(图为抗癌明星表演节目。)

不忘救死扶伤之初心,牢记肿瘤防治之使命。医院肿瘤专科成立30周年之际,记者聆听该院资深肿瘤专家、抗癌骨干回顾肿瘤防治奋斗历程,共话专科跨越式发展。

远见卓识成就专科建设

资深肿瘤内科专家张海明:年医院肿瘤科开科,后来成立“医院”,我都亲身经历了,算是肿瘤科发展壮大的一个历史见证人。深感当时作出果断决策的刘岳衡院长很有战略眼光。

30年前,医院党委确立“全面建院,重点建科”办院思路,医院学科建设,从疾病谱的变化、人均寿命、饮食、环境等方面综合评估,刘岳衡院长拍板成立肿瘤专科,把肿瘤专科建设作为重点突破口,开展肿瘤防治,造福湘潭人民。在经费紧张、人员配备困难情况下,他力排众议,抽调以刘炜为首的医师、护士及技术员等10医院,进行为期1年的专业培训。后来,又不断派人到天津、上海、广州等地进修学习,与此同时,医院拨款几十万元建造放疗室,采购钴60治疗机;医务人员进修回院后,医院立即组建肿瘤科,要求相关行政科室积极配合,要啥给啥。包括物资采购、病房准备、人员安排、专业设置等,而且限令一个月内完成,肿瘤科于年10月1日如期开科,为新中国成立4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在湖南省14医院中,我院首开肿瘤专科并获成功,仅用3年时间,医院肿瘤专科就捧回了“市重点专科”的牌子。回过头来看,他的远见卓识令人敬佩。不少外地患者纷纷慕名前来我科就诊,大多得到满意疗效,医院组团来我院参观取经,纷纷效仿,带动和促进了全省肿瘤防治工作的普及和发展,贡献了湘潭人的智慧,一医肿瘤人对此倍感欣慰。

荜路蓝缕成了美好记忆

肿瘤科首任主任刘炜:肿瘤科成立之初,我在外科当医生,做手术得心应手。刘岳衡院长要我当肿瘤科主任,挑起肿瘤防治的担子,一切得从零开始,感觉压力蛮大。记得有好心人对我说“刘医生,你一个好好的外科大夫不当,偏要折腾什么肿瘤科,肿瘤可是不治之症啊,充其量,这里只是个高级太平间而已!”

更有好事者居然在病房门上赫然书写“高级太平间”五个大字,科室同事愤而要找其理论,我劝阻说:与其无谓争辩,不如用我们的工作业绩来证明;一些人对肿瘤认识不够,正说明我们的宣传普及工作还做得不够啊。

肿瘤开科,时间紧,困难多,首先是场地问题,医院腾出办公楼一楼作肿瘤科病房,以解燃眉之急。经简单装修,不到一个月,改造如期完成。开科当初,医院先给了肿瘤病房20个床位。不到一个星期,20个病床全部收满,大大鼓舞了我们的信心。院领导又腾空了二楼的办公室,行政后勤人员搬入临时工棚办公,经过紧急改造,病床扩展到80多张。工作人员不足,大家就以一当二,医生不分级别,一律轮值晚夜班,护士更是连轴转,夜以继日,默默承受着艰辛,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没有出过任何差错,没有收到过病人的任何投诉,肿瘤科被公认为当时全院最团结、服务最好的科室。

回首当年,做放射治疗的钴60机不但放疗效果差,而且经常“卡壳”,钴源部分伸出来后,有时就退不回钴包内,机房直接就暴露在放射源下,对人体有非常大的辐射伤害。医院技师维修都不敢近前,必得先把那钴源压回钴包内,才敢去维修。那里放射量大,谁去执行呢?我是科主任,余荣范是本院仪修工,宋文军是放疗室主任,那就只有发扬“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精神了,每次我们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先用斧头敲进去,然后再请技师去维修。尽管身体受到一些伤害,但肿瘤科发展壮大了,众多的肿瘤病人得到有效治疗,我和同事们都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

医院历届院党委、院行政非常重视肿瘤专科的发展,先后引进和培养了以张洪武、陈立军、李理、陈建安、谭建中、陈远光、朱苏雨、李星、刘命文、黄程、彭顺清、李文泽、李志军、姜桔红、文石兵、王志东、赵志坚、黎明、苏广、龚炜、李坚、黄军、陈鸰、叶春华、宋文军、贺宜伟等一大批专科骨干,为肿瘤科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艰苦创业成为精神财富

肿瘤科首任护士长刘凤辉:肿瘤开科,一切从零开始。面对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的局面,我们全科人员日夜加班工作,医疗设备的筹备、药品的准备,标识标牌的到位,病房的布置,采购被服、办公用品,自己搬运、安装,都靠我们一件件去完成。为了确保时间,我们没有星期天,将任务到人、到组,限时完成,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我们护理部主要负责物资筹集,没有床单、被面,就到湘潭布市买布回来自己做;为节约经费,我们来来回回讨价还价。采购回院后,床铺、褥垫都是自己画图设计,手工赶制,蹲在地上穿针引线;护理队伍制作设计、缝补浆洗个个是能手;记得有个同事痔疮发作了,疼痛难忍,走路都困难,可她咬紧牙关坚持上班,也不叫苦叫累,这些奋斗情景,如今成为幸福的回忆。

建科30年来,在肿瘤科康复的病人很多。全国道德模范“板凳妈妈”许月华,因反复头晕、头痛被确诊为“晚期肺癌”,住入肿瘤科。院党委十分重视她的治疗,医院胸外专家为她实施手术、护理经验丰富的谭畅为她作专职陪护。谭畅每天的睡眠不足4小时,14天瘦了22斤;为了许月华获得精准治疗,请来了中医院肿瘤内科专家周立强、放疗专家冯勤付,制订了性价比高的治疗方案,确保她的疗效。

(板凳妈妈与医务人员共度除夕。)

许月华康复后,主动回报社会,担任抗癌义务辅导员,她正确面对疾病,乐观生活,配合治疗的现身说法,成了许多癌症患者的榜样;她患“晚期肺癌”至今已6年多了,在医护的关爱下,脸上始终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在业内被认定为奇迹;中央电视台13频道记者给我们进行新闻报道,成了肿瘤科的宝贵财富。

多学科会诊成最佳标配

医院院长刘群友:如今多学科会诊模式(MDT)团队成为医疗时尚,受到热捧。即以患者为中心,每例肿瘤患者由多学科专家进行讨论磋商,达成最后共识,为患者量身定制一个既符合医疗原则、又性价比最高的治疗方案。近年来,我们医院,其中多学科诊疗成了最佳标配。目前,我院按照不同疾病系统成立了21个MDT团队,设立了13位不同疾病的首席专家,固定在每周二和四下午举行MDT会诊,推行肿瘤病人MDT会诊制度,对收治的所有肿瘤病人以及疑难肿瘤病人,通过MDT会诊,整合专家集体智慧,使每位患者得到全面而规范的抗瘤治疗,大大减轻疑难患者需要多方求治的压力,肿瘤学科脱离了单打独斗的状况。

年1月19日,汨罗市铜盆乡新潘村11岁女孩突发疾病,全身无力,每次蹲下后就站不起来。医院发现她肝脏上有一28毫米×18毫米×10毫米的肿块,比她自身的肝脏还大,周围器官挤压变形,加上她患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继发性糖尿病、低钾血症、肺部感染、肌无力等6大疾病共存,已无法手术治疗。

(院长刘群友和杜君书记慰问板凳妈妈夫妇。)

女孩的舅父在湘潭工作,早闻医院肿瘤科治疗肿瘤很内行,就带着CT片及病历找到肿瘤外一科主任贺宜伟,贺宜伟认真阅读与分析后认为:应该还有手术机会。女孩带着最后一线希望,转院来到医院。此时,女孩呼吸急骤,生命垂危,不能自主行走。3月5日,医院举行了多学科会诊,医务科、内分泌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数十名专家齐聚现场,一套又一套的治疗方案经过反复论证,最佳救治方案很快出台,各项术前准备就序,一场生与死的手术在3月8日展开。贺宜伟在多位专家的配合下,历时4小时,手术终于获得成功。术后,经湖南省医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该院病理专家吴勇军教授确诊,女孩患的是肝母细胞瘤,这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人群发病率为1/-万,儿童最为常见,肿瘤是否可以完全切除直接影响预后。

实施MDT模式等改善医疗服务,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改的核心内容;我院医院,理应率先垂范,当好医改的排头兵,优先整合资源,深化资源互动,设立多学科协作制度,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协作,以达到最佳诊疗目的。进一步加强多学科协作,举全院之力,对待每位肿瘤患者。充分发挥多学科会诊“去伪求真”的优势,为病人节省住院时间,同步节省住院费用;为医生增长临床经验,更快成长与进步。

1
查看完整版本: 30年风雨抗癌路专家共话湘潭市肿瘤医院跨